heyuan 发布的文章 - 六币之门
首页
视频教程
网站导航
活动日历
关于我们
用户投稿
推荐
新闻动态
搜 索
1
融资周报 | 公开融资事件11起;加密技术公司Toposware完成500万美元融资,Polygon联创参投
107 阅读
2
六币日报 | 九只比特币ETF在6天内积累了9.5万枚BTC;贝莱德决定停止推出XRP现货ETF计划
74 阅读
3
六币日报 | 美国SEC再次推迟对灰度以太坊期货ETF做出决定;Do Kwon已出黑山监狱等待引渡
69 阅读
4
融资周报 | 公开融资事件27起;L1区块链Monad Labs完成2.25亿美元融资,Paradigm领投
68 阅读
5
【ETH钱包开发06】查询某个地址的交易记录
43 阅读
新闻动态
每日快报
一周精选
融资情况
项目投研
自治组织
数字藏品
去中心化应用
去中心化游戏
去中心化社交
去中心化金融
区块链交易所
科普知识
小白入门
用户手册
开发文档
行业报告
技术前沿
登录
搜 索
标签搜索
新闻
日报
元歌Eden
累计撰写
1,087
篇文章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新闻动态
每日快报
一周精选
融资情况
项目投研
自治组织
数字藏品
去中心化应用
去中心化游戏
去中心化社交
去中心化金融
区块链交易所
科普知识
小白入门
用户手册
开发文档
行业报告
技术前沿
页面
视频教程
网站导航
活动日历
关于我们
用户投稿
推荐
新闻动态
用户登录
登录
找到
1087
篇与
heyuan
相关的结果
2023-03-02
研报 | 连通公链和联盟链的研究
本文为万向区块链行业研究文章之一,作者为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郝凯。摘要本文研究公链和联盟链之间进行连通的进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使用联盟链,未来联盟链和公链之间、以及不同的联盟链之间存在很大的连通需求。从实现方法来看,在公链的基础上搭建联盟链是更常见的解决方案。未来,公链和联盟链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正文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并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区块链技术给予支持和推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区块链纳入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区块链行业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研究公链和联盟链之间进行连通的进展,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公链和联盟链的现状,二是两者进行连通的需求,三是可行的技术方案,四是当前发展的阻碍,五是对公链和联盟链未来发展的思考。一、公链和联盟链的现状从访问权限的维度来看,区块链可以划分为公链、联盟链和私链。其中,公链是非许可链,任何有意愿参与的用户都可以加入进来;联盟链和私链属于许可链,有相应的准入机制,只有获得许可的用户才能参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公链和联盟链。以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项目为代表的公链采用开放式架构,允许任何有意愿参与的用户参与到生态中来,主要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和抗审查等要特点。公链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经济激励和治理机制,并且利用Token作为价值交换的媒介,平衡生态内部供需。在Token的激励下,参与者会自发维护公链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并积极推动公链的生态发展。以Hyperledger、Corda为代表的联盟链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只有获得许可的用户才能参与,主要特点包括弱中心化、强身份许可和安全隐私等。对于联盟链而言,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是通过契约关系或共同利益来实现的,并不需要Token经济模型来提供激励。联盟链对企业用户友好,可以整合联盟内部资源,重塑价值分配,优化使用效率。与公链相比,联盟链便于监管,并且不涉及Token,更符合国内现阶段的发展要求。二、连通公链和联盟链的需求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大多以联盟链的形式推动区块链平台落地,联盟链在国内的发展更顺利一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联盟链不存在自身短板和限制。联盟链并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有些时候也需要借助公链的优势和特点。公链和联盟链之间并不是直接竞争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借鉴。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存在公链和联盟链之间进行连通的需求。第一,联盟链可以不需要Token来提供激励,这在监管合规上是一个优势,但这同时也造成了联盟链生态缺乏激励,难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无法扩大联盟链的影响力。很多联盟链项目由一家或几家企业主导,忽略其他参与者的意愿,最终成为联盟成员之间的公开数据库,难以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因此,联盟链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遇到瓶颈。如果想继续扩大整个生态的影响力,那么需要联盟链与公链进行连通,通过公链接入更多的用户,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创造更多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第二,每个联盟链项目涉及的应用场景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联盟链项目覆盖所有应用场景。那么,连通公链和联盟链可以丰富联盟链的使用场景。例如,一个联盟链项目主要从事供应链金融,另一个公链项目的功能是身份认证。那么,连通公链和联盟链可以为供应链金融提供必要的身份信息,解决数据的互联互通问题,最终这两个项目都可以从中获益。在这种情况下,联盟链的用户和生态规模也会随之扩大。第三,由于联盟链的信任并不是来自于密码学和博弈论,联盟链之间进行价值交互时难以做到相互信任。如果两个联盟链之间需要发生交易,那么可以分别与公链进行连通,通过公链这个桥梁进行沟通验证并进行清结算。同时,公链自身的安全性也为联盟链之间的交易提供了保障第四,连通公链和联盟链也有助于解决隐私和监管问题。公链很难进行监管,联盟链则便于监管,连通公链和联盟链后,可以根据业务模式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切分和分别存储,以达到隐私保护的安全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用户的隐私和监管。三、实现方法连通公链和联盟链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在公链基础上搭建联盟链,二是在联盟链的基础上发展公链。(一)在公链基础上搭建联盟链在公链基础上搭建联盟链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在一条共同的基础公链上,开发各自不同的联盟链,不同的联盟链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既可以实现公链和联盟链的连通,也可以实现联盟链之间的交互。第一,Layer 2的技术方案可以符合这个设计。Layer 1作为基础公链,通过自身的共识算法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主要用于清结算和存证。联盟链则以Layer 2的形式接入公链中,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设计出不同的Layer 2联盟链。同时,联盟链可以存储私人信息和数据,满足隐私保护的要求。第二,中继链等跨链技术方案也可以符合这个设计,以Polkadot为例。联盟链可以直接通过平行链的方式接入Polkadot生态中,实现与Polkadot生态中其他链的连通,也可以实现联盟链之间的价值交互。并且,Polkadot会维护联盟链的安全性。当然,这种方法需要考虑Polkadot插槽费用的问题。第三,很多公链项目在设计时就同时具备公链和联盟链两套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链和联盟链进行了标准化设计,便于联盟链与公链的集成,大大降低公链和联盟链进行连通的难度,使得生态中联盟链的参与者能够安全地进行合作。(二)在联盟链的基础上发展公链在联盟链的基础上发展公链也是一种思路,当联盟链不断发展壮大之后,存在向公链转型的可能性,但这种方法并不常见。在Libra 1.0白皮书中,Libra的最初设计就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从联盟链转向公链。虽然在Libra 2.0白皮书中因为合规的因素放弃了这个设计,但从中可以看出联盟链转向公链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四、发展阻碍目前来看,公链和联盟链之间进行连通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联盟链生态中企业的观念,他们主观上并不愿意与公链进行连通,不想分享自己持有的数据和信息。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有先行者做出成功的示范,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连通公链和联盟链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实际的连通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如前文所述,在联盟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连通公链和联盟链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目前很多商业场景中的联盟链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公链进行连通的需求并不急迫。三是监管政策。在当前的环境中,企业发展联盟链不会受到太大的监管压力。但与公链连通后,企业可能会面临额外的合规问题,这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尝试。此外,连通方法的技术门槛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五、思考和总结当前的国内环境非常适合联盟链项目的落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改变看待区块链的方式,并尝试部署联盟链。这些联盟链与上世纪90年代的局域网有相似之处。未来,联盟链和公链之间、以及不同的联盟链之间存在很大的连通需求。从发展趋势看,公链和联盟链之间在靠近和融合,它们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很多公链和联盟链项目的源代码是相通的,在技术上没有太多不同,仅在访问权限上有所区别。很多区块链项目同时支持公链和联盟链的生态。未来,公链会更加便于监管,联盟链会更加开放,公链和联盟链可以视为适合不同场景的区块链技术。从实现方法来看,在公链的基础上搭建联盟链是更常见的方案。公链和多个联盟链组成区块链基础设施,联盟链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模式进行灵活设计。在这种解决方案中,一方面可以给公链注入现实世界的价值,赋予公链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让联盟链的生态获得持续发展。公链为整个生态提供必要的安全性,并负责价值交互的清结算;联盟链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各类需求。最后,在联盟链方面,万向区块链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了支持企业级应用的联盟区块链平台PlatONE。该平台以隐私计算为基础,同时引入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算法,实现数据多方安全共享。
2023年03月02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2
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五大创新应用优势解读
伴随着制造业变革与互联网数字经济的交汇融合,云计算、物联网、AI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工艺、管理的集成创新不断加剧,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而在疫情中,工业互联网充分展现了其结构韧性,产能的数字化共享与跨区跨领域的智能协作在抗疫中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力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工业互联网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及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产业界也开始加速开展相关探索和实践。区块链,是非对称加密、分布式计算、哈希指针等密码与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具有可信协作、隐私保护等技术优势,可在工业互联网中实现设备、系统、厂区、地区的跨领域联通,与工业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尤其是在工业互联网数据的确权、确责和交易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近日,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推动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技术研究,加强融合产品及其解决方案的测试验证和商业化推广。可以预见,未来,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将在标识解析、协同制造、供应链金融、边云协同、行业创新应用等多个领域实现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由陀螺研究院撰写,国促会数科委员、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天河国云、睿蜂群、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于今日面市,本报告将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区块链赋能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以及当下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落地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为相关企业与资本市场提供参考意见与运营建议。以下为报告精华观点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迎来政策新机遇报告指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代表,工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位于重大突破的战略关键时期,带来一系列全新的生产要素、商业市场、传播路径、行业生态,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与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近年来,我国积极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坚持“一大联盟、两大阵营,三大路径,四大模式的战略方向,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在市场规模、产业结构、产业联盟中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图1—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0年)》测算,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将实现同比增长约47.9%,占 GDP 比重为2.9%,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1%。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6520亿元,融合带动的经济增加值将达 2.49 万亿元,将带动超过25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在2020年,疫情加速了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的迁移,尤其是在工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助推工业互联网发展。2020年4月,我国明确把工业互联网列入新基建范围,表明国家正式将工业互联网提升至国家竞争的战略层级,摆在了经济发展的优先级位置。可以预见,政策新机遇的到来,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图2—我国2020年工业互联网部分相关政策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结合带来五大创新应用优势报告指出,工业是极具系统属性的行业,参与协同主体多,信息来源广,数据量大,业务链条长,而区块链独特的可追溯、共享等特性可对工业互联网实现跨区域、多主体、全流程的立体化多维共享协作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带来五大突出优势。图3—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带来的五大优势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中场景众多,应用前景广阔报告指出由于区块链自身去中心、去信任、交易透明、节点匿名、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可对工业互联网中的数据确权、价值共享、主体协同、柔性监管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广阔。工业区块链可在可信数据采集、云储存、工业平台服务集成等基础设施层发挥重要作用。从主要应用来看,在工业软件的应用层面,工业区块链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保险、租赁、二手交易、维护回收等产业生态均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图4—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根据以上应用场景,报告中从行业痛点、技术解决方案、项目成效等维度维度选取了海尔衣联网、浪潮质量码、天河链控—工业互联网安全云平台以及睿链库等四大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天河链控为例,天河链控核心在于解决工业企业之间的数据安全共享问题,以及工业互联的可信、安全控制问题。实施是工业现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数据安全网关上运行嵌入式Linux系统,其上运行区块链Dapp(分布式应用程序),实现现场设备的控制逻辑。数据采集和脱敏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工业现场安全要求,并对企业公开透明,数据只能写入区块链和云平台,解决数据源头污染问题和数据流出风险。天河链控在工业现场的数据流、控制流和信息流如图所示,通过SDN(软件定义网络)实现数据的安全访问,避免额外的安全问题。图5—天河国云工业互联网安全区块链部署示意图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仍面临挑战,数据与成本是关键环节然而,尽管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但仍不可否认,目前工业区块链的广泛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具体表现在数据有效集成与管理难度较大、初期投入成本较高,需要多主体协调、隐私和数据保护形势严峻等三大方面。以数据集成为例,区块链关键性能以及数据有效集成仍需要进一步突破。目前,目前阻碍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公认瓶颈之一是交易吞吐率有限,尽管在技术不断优化下,联盟链的 TPS 已经获得了大幅的提升,但在真实的供应链协同应用中,仍存在不少的挑战。此外,当下的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数据管理功能更多针对的是规模有限且高度结构化的工业数据,面向海量源异构的工业数据缺乏必要的管理与处理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结构将会日益复杂,数量愈发庞大,届时,数据有效集成及管理亟需进一步增强。就目前来看,不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工业区块链,仍处于较为早期的探索阶段,还需持续的技术投入,并不断兼收并蓄的创造新的应用需求,以及适应新的监管需求。但从长期而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要素相互联系与紧密融合,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种联系中,工业制造业,对跨境、跨地方、跨行业、跨系统的数字化生产需求将被持续引爆,而对于传统工业产业而言,这或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3年03月02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2
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普查报告2020:相关企业数突破6.4万,广东占四成
报告摘要:1、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64062家企业在企业名称/曾用名、经营范围或产品资料等工商信息中含有“区块链”字样,较2019年年末总数上涨52.88%。2、从区域分布情况看,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已形成三大聚集区:以陕川渝为代表的西部聚集区、以鲁苏浙为代表的东部聚集区和以粤琼闽为代表的南部聚集区。三大聚集区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数合计占比接近全国总数的80%。3、2020年以来,除1-2月份出现短暂下滑,我国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整体呈现逐月上升趋势。2020年6月之后,每月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基本维持在2000家以上。4、截至2020年底,中国境内真实开展业务的区块链企业约1300家。其中,工商登记信息中包含“区块链”字样的区块链企业有1036家,占区块链相关企业总量的2%左右。5、真实开展业务的区块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浙4省市。其中,北京拥有400余家区块链企业,位居首位;广东拥有300余家真实开展区块链业务的企业,位列第二;上海、浙江两地的区块链企业数量也已破百。以上4省市的区块链企业数量合计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6、区块链企业2020年营收情况与2019年相比稳中有升,部分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少数企业甚至已开始盈利。超过66家企业在2020年中标了65个政府相关的区块链项目/平台,中标金额合计超过20290.22万元。7、中国区块链企业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包括区域发展不均衡、政策同质化严重、人才匮乏问题显著、底层技术受限、缺乏标杆场景应用等诸多挑战。作者:照生本报告是《链上新趋势: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普查报告(2020)》系列报告(五),后续报告将于近期陆续发布。一、中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整体情况 (一)区块链相关企业数突破6.4万,2020年单年新增超2万家 (二)三大区块链企业聚集区正在形成,四成以上企业注册在广东 1. 三大聚集区区块链注册企业占比接近八成 2. 近四成区块链企业注册在广东 3. 广州市注册企业近2万,南京、苏州均进入城市榜前十 (三)近八成注册在信息服务、批发零售和科技服务三大行业 (四)以中小企业为主,注册资本百万和千万级居多 (五)九成以上正常经营,6000家相关企业注销 (六)内资企业为主,有限责任公司数量最多 二、2020年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单月新增企业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二)广东企业增量最多,新疆、江苏、海南等地增速领跑 (三)海口、苏州、南京增速领跑,北京上海未入前十 (四)近1500家企业剔除“区块链”标识 2020年是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1024讲话为区块链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各地相继出台的区块链专项规划则为区块链产业描绘出日渐清晰的发展蓝图。但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根基仍在于奋战产业一线的区块链企业。2020年,这些企业究竟发展如何?主要聚集在哪些地区?又有哪些新特点、新趋势?到底有多少家真实开展了区块链业务?为全面了解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的整体态势,01区块链、零壹智库联合数字资产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普查报告(2020)》。报告将从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行业分布、经营状况、地区分布、融资状况等维度对6万余家区块链相关企业、2万余家2020年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和1300余家实际开展业务的区块链企业进行细致分析。(一)区块链相关企业数突破6.4万,2020年单年新增超2万家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共有64062家企业在企业名称/曾用名、经营范围或产品资料等工商登记信息中含有“区块链”字样,较2019年年末总数(41903家)上涨52.88%。这一增速较2019年同期43.11%的增速出现明显回暖。需要说明的是,这类企业中大部分当前可能并未实际开展区块链业务,但由于其企业相关信息中包含“区块链”,所以本报告将这类企业统称为区块链相关企业。2020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22159家,较2019年全年新增相关企业数(12623家)出现明显增长,涨幅高达75.54%,单年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万。图1:中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走势图(2009/1-2020/11)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从2009年前后的748家到如今的64062家,中国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已经增长85倍以上。中国区块链相关企业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点”出现在2017年前后。当前市场上接近90%的相关企业都成立于2017年之后。若将时间维度进一步细化,回顾2017-2020年前11个月的单月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见图2),不难发现:在过去的四年间,中国区块链相关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扩张期、低谷期和回升期。其中,从2017年到2018年6月是中国区块链相关企业引来的首个急速扩张期,单月新增企业数量从百余家上涨至2000余家,区块链相关企业总量在这段时间翻了3倍。这段时间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的激增主要得益于以太坊催生的数字货币市场火热行情,以及摩根大通、微软、英特尔、蚂蚁、腾讯、京东等商业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程度。2018年6月出现首个单月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峰值后,2018年下半年,尤其是2019年以来,区块链相关企业总量增速及新增数量开始出现显著下滑。由于应用场景受限、加密货币行情惨淡、监管趋严等因素,彼时国内区块链产业正在陷入“发展低谷”,各地对新增区块链企业的管控也逐步收紧。不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1024讲话”为中国区块链产业勾勒了发展蓝图,加上区块链技术被纳入新基建范畴,以及各部委、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的多项区块链发展规划,区块链产业在国内迎来了诸多利好。从2020年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数据来看,区块链企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其中,2020年1-2月出现了新增企业数量暴跌的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每年年初都是企业注册的淡季,另一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可能加剧了这一现象。图2:单月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趋势图(2017/1-2020/11)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二)三大区块链企业聚集区正在形成,四成以上企业注册在广东从注册地分布情况看,2020年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集聚效应较此前愈加明显。图3:全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地分布图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1. 三大聚集区区块链注册企业占比接近八成从区域分布情况看,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已形成三大聚集区,分别是:以陕川渝为代表的西部聚集区、以鲁苏浙为代表的东部聚集区和以粤琼闽为代表的南部聚集区。据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选择在三大聚集区注册的区块链相关企业分别占全国的9.18%、19.65%、50.56%,三大聚集区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数合计占比接近全国总数的80%。这三大聚集区的形成与当地产业基础和区块链扶持政策密切相关。表1:三大区块链聚集区企业数量占比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2. 近四成区块链企业注册在广东从地区分布看,广东省依旧是全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的主阵地。据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注册在广东省的区块链相关企业高达28523家,占全国总数的44.52%。这一占比虽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但与2019年近六成的占比相较还是出现明显下滑。这种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其他省市2020年区块链相关企业的增速更为可观。除广东外,浙江、江苏、山东、海南等地位居第二梯队,占据着全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排行榜的2-5位,注册企业数均超过3000家。其中,江苏省增速最快,排名较上年上升了5个名次。重庆、陕西、福建、北京、湖南、安徽、四川则居于第三梯队,分居6-12位,各地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均突破1000。从全国各地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排行的变动情况看,福建省和上海市进步最大,较上年均上升了8位;河北省则由上年的第11位掉至第21位,下滑10位,是排名下降最快的地区。另外,北京也首次杀进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排行榜前十,位列第九。表2:各省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排行榜(前十)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3. 广州市注册企业近2万,南京、苏州均进入城市榜前十从城市分布情况看,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两地在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上已经与其他城市拉开显著差距,成为各自独一档的存在。其中,广州市相关企业注册总量接近2万家,是全国唯一一个区块链企业注册数量破万的城市,位居第一梯队;深圳市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总量近7000家,是除广州外仅有的超过5000家的城市,位居第二梯队;杭州市、重庆市和海口市则同居第三梯队,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均接近3000家;西安市、青岛市、南京市、北京市和苏州市等城市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均已破千,位居第四梯队。从全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城市排行榜来看,截至2020年前11月,除了排名前三的广州、深圳、杭州保持稳定外,排名前十的城市名单较2019年已经出现了较大变化。南京、北京、苏州都首次进入了城市排行榜前十,其中南京和苏州进步幅度尤为明显,分别上升了12和13位。表3: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城市排行榜(前十)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三)近八成注册在信息服务、批发零售和科技服务三大行业理论上,区块链目前已经成为涵盖多领域、多应用、多技术的复合型产业,难以简单涵盖在某一细分领域。但工商信息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的区块链注册企业占比77%左右。图4: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行业分布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这一分布情况与上年基本类似。唯一的区别在于,2020年更多的区块链相关企业选择注册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而不是批发和零售业。图5: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行业分布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四)以中小企业为主,注册资本百万和千万级居多中国区块链产业仍处于发展早期,区块链相关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从企业注册规模看,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35%;分布在1000-3000万元的企业数量次之,约占25%。其次是注册资本分布在500-1000万元和100万元以内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6.49%和11.97%。整体来看,区块链相关企业的注册资本集中在3000万元以下,占比接近总数的九成。3000万元以上的区块链相关企业基本上以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为主。图6: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从企业注册的人员规模来看,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最多,占96.40%;人员规模在100-300人的中型企业约占3.04%;仅0.55%的企业人员规模在300人以上。图7:区块链相关企业人员规模分布情况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五)九成以上正常经营,6000家相关企业注销企业的工商登记经营状态一般分为八种: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截至2020年11月,全国6.4万余家的区块链相关企业中,在业和存续的企业接近5.8万家,占比超过90%。另有约6000家左右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注销,239家企业因违法行为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图8:区块链相关企业经营状态情况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六)内资企业为主,有限责任公司数量最多从企业类型看,区块链相关企业以内资为主,外资企业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仅占0.58%。表4: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从注册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来看,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为主,占总数的67.25%;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位居次席,占30.98%。整体来看,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前区块链相关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除此之外,个体工商户、合伙制企业(有限合伙)、股份有限公司等类型的区块链相关企业也有所增长。图9:区块链相关企业注册登记类型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2020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22159家。针对这2万余家企业,分析后发现:(一)单月新增企业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以来,除1-2月份出现短暂下滑,我国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整体呈现逐月上升趋势。2020年6月之后,每月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基本维持在2000家以上。图10:各月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2019/11-2020/11)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二)广东企业增量最多,新疆、江苏、海南等地增速领跑2020年,广东省在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方面继续占据绝对优势,前11月新增注册企业5939家;江苏、海南、山东等地紧随其后,均新增超过2000家区块链相关企业;浙江、重庆、福建等位列第三梯队,2020年前11月新增区块链企业均超过1000家。整体来看,2020年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排名靠前的省份仍主要位于三大区块链企业聚集区,其中尤以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主。图11: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地区分布(2019/11-2020/11)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从增速来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2020年前11月领跑全国各省市,较2019年年底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数增长196.82%;江苏、海南两地2020年前11月的增速也超过190%,同时其新增企业绝对值也排名靠前;此外,山东、重庆、福建、辽宁、江西、黑龙江、宁夏等省市的区块链相关企业较2019年年底也都实现了翻倍。以上地区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增速如此可观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当地进一步加大了区块链产业投入,2020年明确了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或者其他政策倾斜,使区块链相关企业的增速和绝对值均取得较大增长,如江苏、海南等地;另一类则可能是由于当地区块链产业基础薄弱,此前的区块链相关企业的绝对值相对较小,因此催生了高增长率,如新疆、辽宁等地。表5: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省份Top10(2020年前11月)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三)海口、苏州、南京增速领跑,北京上海未入前十从城市角度看,2020年全国各城市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的差距明显。广州市以新增4033家区块链相关企业位列第一,海口、重庆、深圳、杭州、青岛等城市分列2-6位,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均已超过1000家。而从增速来看,前十城市中,海口、苏州、南京三地一马当先。表6: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城市Top10(2020年前11月)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两地在2020年前11月各新增区块链相关企业23家和17家,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靠后。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北京、上海两地加强了与区块链相关企业的工商注册要求;另一方面,其他地区对区块链企业注册更加开放和重视。(四)近1500家企业剔除“区块链”标识在各地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激增的同时,也有将近1500家企业在2020年前11月中将“区块链”标识剔除。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表7:剔除区块链标识的企业数量省份排行Top10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下期预告6.4万家区块链企业中真实开展区块链相关业务的企业有多少?区块链企业发展又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问题我们都将在本报告的下篇一一解答,敬请期待。
2023年03月02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2
2020区块链产业投融资报告:揭秘资本视角下的区块链行业
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分布式记账技术。2020年,在疫情的冲击中,区块链在非信环境下构建多方协同信任的能力倍受关注,慈善捐助、食品溯源、出入通等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发挥了支撑作用,成为了新基建中耀眼的“新星”力量。近日,中央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出,区块链已明确摆在了新时代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所代表的虚拟货币屡被禁止,2020年我国监管更是重拳出击,北上广等多地出具虚拟货币警示公告,严打虚拟货币骗局。而另一方面,尽管在政策推动下,众多企业做了很多尝试,但作为区块链价值支撑的应用落地仍进展缓慢。围绕区块链的种种争论,究竟是技术创新演进中的引申怀疑还是伪需求引发的理性探讨?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要洞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资本视角的解读尤为关键。在资本的眼中,区块链是作为一个怎样的角色存在?它是否真正存在内在价值?目前谁是区块链市场的投融资主力先锋?针对以上问题,由陀螺研究院、IT桔子联合撰写,星球日报、碳链价值、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链证经济联合发布的《2020区块链产业投融资报告》于今日面市,本报告将通过探索区块链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力以及发展历程,阐述区块链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投融资情况的总体以及细分领域分析,解剖当下区块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前景,旨在加强大众对于区块链的内在投资价值认知,推动区块链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与发展。以下为报告全文:点击下载报告全文
2023年03月02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2
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普查报告:101家企业、组织中标,金额超2.8亿元
来源:01区块链,作者:孙翼报告摘要:1、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86个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发布了113个区块链相关招标项目,招标单位覆盖18个省,其中102个项目公布了共116个小项的中标结果,101个企业及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中标,中标总金额超过2.8亿元。2、从中标单位及区域分布情况看,企业单位是政府区块链项目中标的主要力量,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60%;北京、广东、上海三地的企业在政府招标中表现积极,中标数和中标金额均居于前列。同时,与招标单位同省单位中标的情况较为普遍。3、从中标金额来看,自2016年起单个项目中标金额逐年增加,中标金额超过500万元的9个项目中,7项都是在2020年发布并完成评标的。4、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呈现招标数量多、覆盖地域广、参与企业多、中标金额大等特点,与区块链行业共同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中标总金额超过2亿元。5、招投标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区块链政策环境更有利、企业发展更完善,未来将有更多元的招标项目。本报告是《链上新趋势: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普查报告(2020)》系列报告(六),后续报告将于近期陆续发布。一、区块链项目招投标情况概述 二、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整体情况 (一)招标数逐年增加,招标时间集中在下半年 (二)北京广东招投标较为活跃,同省企业中标占比较大 (三)招标项目以信息化应用开发为主,政务和存证较多 (四)单项中标金额逐年提高,北上广表现亮眼 (五)公开招标仍是主要方式,竞争性磋商使用占比上升 (六)企业中标较多,小微企业是主要力量 三、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情况 (一)2020年招标数量多、覆盖领域广、中标金额大 (二)高校等科研机构实验室采购项目增加 四、2020年重要招投标项目 (一)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 (二)区块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项目 (三)杭州市区块链电子印章场景应用平台服务项目 (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仿真系统项目 五、未来展望 (一)区块链招投标数量将进一步增加、类型更多元 (二)招投标项目地区分布基本定型,各地仍可挖掘机会 (三)高校发展潜力巨大,招标将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 自2019年“1024会议”后,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区块链产业应用推进。根据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政府层面,2020年4月,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范畴,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在2020年共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600余部,由政府主导新建了4个区块链产业园区;企业层面,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64062家企业在企业名称/曾用名、经营范围或产品资料等工商登记信息中含有“区块链”字样,其中真实开展业务的区块链企业约1300家,已基本覆盖区块链技术全产业链条。另外,2020年中国区块链领域共披露具体金额的27笔融资总额达11.12亿元。整体来看,区块链产业在2020年取得了全方位的长足发展。招投标是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的重要一环,其中,政府招投标是建设区块链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了解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发展的整体态势,01区块链、零壹智库将从招标时间、招标金额、招投标单位地区分布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分析。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将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重要途径,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发展至今,公开招投标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政府通过公开招标评标,将公共项目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区块链公共服务应用的建设也如此。一般而言,在某一领域招投标数量和金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在该领域的重视程度。同时,竞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市场竞争平台,也是政府对承包商资质和能力的筛选、甄别过程,中标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实力。政府的招投标过程使得政府能够选择更优质的服务承包商,也能够促进行业内的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目前,我国政府招投标项目公告的发布还没有统一信息分发平台。企业要获取招投标公告信息通常需要中国招标与采购网(https://www.zbytb.com/)、中国建设招标网(https://www.jszhaobiao.com/)、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中国采购与招标网(http://www.chinabidding.com.cn/)、各地招标平台以及细分行业专属招标平台等进行综合考量。为了了解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基本情况,我们选择数据较为全面的中国招标与采购网和中国政府采购网进行进一步分析,在两个网站发布的区块链相关公告中,筛选整理出由政府(含部属高校及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发布的区块链相关项目招投标业务开展情况,虽然也会存在遗漏,但从招投标单位地区分布、中标金额分布等多个维度能够反映出政府在区块链项目招投标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总体来看,自2016年首次出现政府区块链相关招投标项目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86个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发布了113个区块链相关项目,招标单位覆盖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102个项目公布了共116小项的中标结果,共有来自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1个企业及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中标,中标总金额超过2.8亿元。(一)招标数逐年增加,招标时间集中在下半年从年份来看,2016-2020年,政府在区块链相关项目上的招标数一直呈指数型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府对于区块链的需求和重视程度都有所增加。表2-1 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数目各年变化情况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从月份来看,政府发布区块链相关项目招标公告的时间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9-12月,超过50%的政府区块链项目都在9-12月发布招标公告。这体现出政府在项目决策中较为慎重,并有较为系统化的项目推进流程,一般在年初讨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两会之后进行项目审批,7月之后开始重点着手招标建设。表2-2 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月份数据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二)北京广东招投标较为活跃,同省企业中标占比较大从招投标单位地区分布上来看,从2016年到2020年,参与区块链项目招标的政府和科研机构覆盖省份越来越多,2016-2019年共有10个省份的政府部门发布区块链项目招标公告,2020年新增8个省份。从招标数量来看,北京和广东的政府与科研机构较为活跃,招标总项目数位居前列。究其原因,两地发展基础好,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且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军、信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相较于其他地区,政府对区块链创新的需求更大。表2-3 各地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情况数据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将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对应分析,在公布中标结果的116个小项中,北京、广东和上海的中标项数居于前三位,分别为48项、15项和11项,体现了三地实际开展区块链业务的企业较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地的区块链企业整体实力较强,有能力在众多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01区块链发布的《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普查报告(2020)》也显示,北上广三地实际开展区块链业务的企业数、网信办区块链备案企业数均居于前列,印证了上述的两个结论。从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所在地区的对应情况来看,116个小项中,67个小项都是由与招标单位同省的单位中标,占比达61%,一方面反映出招标单位在评标时会考虑竞标单位的地理位置因素,在竞标单位所在地区不同、各竞标单位整体实力又相近的情况下,出于业务开展便利性等方面的考虑,对同省单位难免会有所偏重,数位参与评标的专业人士认可了这一结论;另一方面,由于区块链行业的特点,目前许多区块链企业规模较小,小微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不愿跨省投标,可能导致区块链相关项目竞标单位大多来自同省,由于部分公告未公布竞标单位信息,我们暂不能从数据上论证这一问题,但这个因素不容忽视。但是如图2-2所示,北京的区块链相关单位在北京以外的9个省份都有所斩获,证明北京的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区块链领域实力较为突出,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多地政府部门的肯定。图2-1 招投标单位所在地区与项目数分布图2-2 北京单位中标政府区块链项目情况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制作(三)招标项目以信息化应用开发为主,政务和存证较多在政府发布的113个项目中,各个项目各有侧重,可以大致划分为应用开发类、相关设施采购类(实验室器材采购、实验平台搭建等)、技术研究、其他(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咨询等)四个大类,其中应用开发类占比最高,达到65%,主要是由各地政府下设的具体部门发布,面向具体业务需求;技术研究类大多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布,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型研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内容安全研究评估”、清华大学“区块链数据保护”等。从年份角度来看,除技术研究类项目数有所浮动外,设施采购、应用开发和其他类项目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应用开发类始终是占比最高的。表2-4 各类项目数随年份变化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在应用开发中,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金融、存证、商业、政务、民生(医疗、消防等)、网络安全(网络监管、系统评测软件等)。其中,政务、存证、金融三个领域的应用开发项目招标数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政府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区块链政务项目开发需求较强、招标项目多,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使得其在金融和存证领域发展较快,现阶段可行性高。表2-5 政府区块链相关招标项目所属类别表2-6 发布招标项目较多的单位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从招标单位来看,包括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在内的各级信息化部门是重要的招标主体,共发布了22个招标项目,占到了全部项目的19.5%,这与区块链被纳入信息基础设施有关,信息化部门承担着各地政府在区块链领域规划与开发的责任,并将继续与税务、市场监督等部门共同推进各地区块链项目建设。从具体单位来看,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广州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等17个单位都发布了不止一个招标项目。(四)单项中标金额逐年提高,北上广表现亮眼对比公布中标情况的项目,我们发现,各个项目的中标金额有很大差距,金额最高的项目超过3000万元,最少的不足20万元。整体来看,在政府发布的区块链项目中,共9个项目中标金额超过500万元,其中7项都是在2020年发布并完成评标的。表2-7 中标金额超过500万元的项目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进一步比较2016-2020年各项目中标金额情况,如图2-3所示,我们发现,2016-2018年区块链项目中标金额整体较低,大部分都是50万元以内,处在初步发展期,以单一功能系统建设为主;2019年,50-300万的项目逐渐增多,50万以内的项目相较2016-2018年有所减少,政府开始规划一些综合性项目;2020年各类项目数均有所提升,并出现了多个千万级项目,从小型业务区块链系统的搭建到大型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铺开、多点开花。图2-3 各年份中标金额分布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制作将分布地区和中标金额结合来看,各地招投标总金额如图2-4和表2-8所示。中标总数多的地区并不一定总金额高,北上广仍然是中标总金额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为7794万元、5939万元、5132万元,而山东、天津等地虽然中标项目数较多,但整体金额与河北、四川等地存在差距。表2-8 支付总金额和中标总金额最高的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图2-4 招投标单位所在地区与中标总金额分布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五)公开招标仍是主要方式,竞争性磋商使用占比上升从具体招标方式来看,《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中规定的政府招标方式主要有五种: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和《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增加了竞争性磋商的招标方式(各种方式的流程见附录)。在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中,公开招标是主要的招标方式,占招标总数的60%左右;竞争性磋商和竞争性谈判也获得了较多应用,且占比逐渐上升;单一来源方式则是2020年首次出现。其中,公开招标是由政府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所有潜在的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从所有投标供应商中择优(最低价评标法或综合评分评标法)评选出中标供应商;竞争性谈判是通过邀请多家供应商(不少3 家) 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一般是最低价供应商;竞争性磋商是政府通过组建竞争性磋商小组与符合条件的几家供应商就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事宜进行磋商,一般采用综合量化评分决定中标供应商;单一来源采购是政府向唯一供应商进行直接采购,一般用于所购服务的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首次制造等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情况。表2-9 政府区块链项目所用招标方式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一般情况下,公开招标(大部分)和竞争性谈判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因素,而竞争性磋商和部分公开招标项目则会根据综合指标进行考量,通常包括资格评审、商务评审、技术评审、价格评审四部分,01区块链针对区块链项目的招标公告和竞争性磋商公告内容进行了梳理。资格评审在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中也会涉及,即衡量该投标单位是否有资格参与后续的流程,主要是基本规范性内容(部分项目会有其他特殊规定)。表2-10 资格评审主要内容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商务评审主要针对团队资质、业绩、荣誉三方面。团队资质和业绩是每个招标项目均有涉及的方面,即根据投标单位所派遣团队的基本情况和成功案例对该单位进行非技术层面的评估,通常要求人员配置合理且具有相关证书(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等,且近三年签订了区块链相关的战略协议或有区块链相关项目通过验收。荣誉部分有时也会纳入考量范围,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型研究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文件明确表示:投标人在区块链行业内的具有行业特殊的经验、成就或近三年内获得区块链相关奖项、荣誉证书可最高加11分(行业特殊经验是指:例如参与近两年中国区块链白皮书的制定、加入区块链产业联盟、在行业内有建设性成就的经验等)。技术评审在应用开发类项目中比较常见,评价维度较为多样,一般根据项目需求制定专门的评审方案,常见的评审内容包括需求理解、架构设计、售后方案等,部分项目还要求投标单位进行现场demo展示,根据现场操作流畅度和业务完整性进行评分。表2-11 技术评审主要内容(个别项目有所增减)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价格评审通常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即满足竞争性磋商文件要求(通过资格性、符合性审查)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有效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评审单项为满分;其他投标单位的价格分数=(评标基准价/该单位投标报价)×价格评审单项满分。小微企业的评标价会在报价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比例抵扣(例如100万的报价按照94万参与评标)。除上述四项以外,部分项目根据实际适用场景还有特殊要求,包括环保节能要求、项目开源要求等,如清华大学基于区块链数据保护系统的招标文件指出,每有一项产品为政府采购节能产品或环境标志产品可加分。在政府项目招标过程中会出现招标失败的情况,称为废标或流标,废标原因通常包括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存在影响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投标报价均超过预算或不符合需求、项目取消或需求变更等。下表为部分政府区块链项目废标情况。表2-12 政府区块链项目中部分废标的项目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部分项目由于要求较高或需求专一,导致涉及领域较为前沿或该领域供应商有限,难以达到公开招标或竞争性磋商要求,或面临时间有限问题导致公开招标流程难以开展,经专家认证可采用单一来源招标方式。在政府区块链项目中,共有三个项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招标。表2-13 采用单一来源招标的政府区块链项目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六)企业中标较多,小微企业是主要力量从中标主体来看,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都参与到政府区块链项目的竞标中,但80%以上的项目最终由政府委托企业完成,社会组织(各类协会、联合会等)主要是参与咨询类项目,或以项目牵头单位的身份联合其他企业共同竞标。图2-5 中标单位类型与占比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制作从各单位中标数量来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11家单位都获得了不止一个项目的中标,其中9家都是企业,6家为小微企业。表2-14 中标数较多的单位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针对中标企业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2016-2020年共有87个企业中标,企查查数据显示,其中54个企业被认定为小微企业,54个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31个企业既是小微企业又是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个企业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还有37个企业是大型集团(浪潮集团、腾讯、中国联通等)的下属企业。另外根据01区块链统计的网信办区块链备案企业数据,中标的87个企业中仅有16个是区块链备案企业。表2-15 中标企业性质占比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结合中标项目数和中标金额,小微企业不仅在中标企业中占比较高,中标情况也较好,54个小微企业共中标60个小项,总金额超过1.5亿,中标数和中标金额都占到了全部中标数和中标金额的50%以上,占到了企业中标数和中标金额的62%、65%。表2-16 小微企业中标数占比(左)和中标金额占比(右)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以上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是参与政府区块链项目的重要力量,并承担了大部分的区块链应用开发任务,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在评标时会给予价格上的减免,如扣除部分成本参与评分等,另一方面也与区块链行业发展状况有关,目前整个行业处在稳步上升期,区块链相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尚需要时间积累来扩大规模。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许多从事区块链业务的企业还没有得到网信办等专业机构的认可,显示出区块链行业内的企业大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2020年招标数量多、覆盖领域广、中标金额大如前所述,2020年是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共有56个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发布了72个区块链相关项目,覆盖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65个项目公布了共73个小项的中标结果,共有来自16个省的66个企业及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中标,中标总金额超过2亿元,占到了招标总数、中标总金额的64%和72%。表3-1 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数(左)与中标金额(右)占比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从招标项目所属类别看,2020年政府区块链相关招标项目覆盖应用开发、设施采购、技术研究、其他这4个大类,并且涉及到应用开发中的全部6个细分领域,表明政府在各个领域均有所布局。表3-2 2020年政府区块链相关招标项目所属类别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从各地招投标数上看,北京不论是招标数还是中标数都居于前列,广东、福建、上海等地也显示出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从招投标单位所在省份来看,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在73个小项中,42个小项由招标单位同省单位中标,占比57%,相较于整体占比的61%略低,但仍超过50%。图3-1 2020年招投标单位所在地区与项目数分布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制作针对北京的招投标数,可以看出,北京的企业与科研机构2020年十分活跃,在北京、贵州、广东、云南等8个省份均有项目中标。但是北京发布的14个招标项目仅有2项由京外企业完成。图3-2 2020年北京单位中标政府区块链项目分布图3-3 2020年北京政府区块链相关项目招标分布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制作从中标金额上来看,虽然北京的单位招标数和中标数均较多,但支付金额不及河北和山东,中标金额低于上海。河北省在区块链项目上的招标主要是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的建设,项目总金额3800余万元,由河北、北京、浙江等地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共同承担;上海则是由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举获得山东省总额3500万元的区块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项目。图3-4 2020年招投标单位所在地区与中标总金额分布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制作图3-5 2020年河北政府区块链相关项目支付总金额分布图3-6 2020年上海单位中标政府区块链项目总金额分布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制作从月份分布来看,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发布符合“上半年准备、下半年集中”的整体特征。除了政府工作安排的因素,疫情的影响也不容小视,2020年上半年政府将大量精力投入抗疫防疫中,许多公共设施建设进度相应放缓,招标项目发布较少。表3-3 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时间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相较于2016-2019年,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呈现招标数量多、覆盖地域广、参与企业多、中标金额大等特点,与区块链行业发展共同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取得了显著成绩。(二)高校等科研机构实验室采购项目增加2020年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高校区块链相关实验室项目招标数增加。2020年共有实验室相关项目9个(西北师范大学省级区块链平台及信息化教学建设项目进行了两次招标),相较于往年有明显增加。从招标信息中注意到,西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多个高校着手建设区块链教学实验平台,将区块链开发与教学演示相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在区块链金融应用实践平台合同公告中明确列出:项目成果需包含区块链与理论、区块链认知、区块链演练、传统保理模拟、链上交易体验等多个模块。表3-4 2020年科研机构实验室区块链相关项目数据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统计高校区块链教学项目招标的增加有助于促进高校区块链实验室建设,使得区块链教学过程中更易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区块链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梳理2020年政府发布的72个区块链相关招标项目,我们选取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区块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项目、杭州市区块链电子印章场景应用平台服务项目三个中标金额高且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一)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是迄今为止政府区块链项目中总中标金额最多的项目。该项目于2020年9月30日发布,10月30日进行中标公示,分为十个小项,具体中标情况如表4-1所示。其中,第一包中标单位为联合体,由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这一社会组织牵头,联合工银科技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特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标,为雄安新区搭建区块链底层基础平台;第二至十包均由单一单位中标,包括杭州趣链有限公司、北京众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一科研机构,分别负责高性能算法、跨链、物联网、链上链下数据一致性等重要问题的解决。各项均需要在合同生效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交付。表4-1 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中标结果资料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雄安新区是中国第19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成立的国家级新区,于2017年4月1日正式成立。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区块链技术应用和发展一直是雄安新区在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实践的重要抓手,自2017年上线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开始,雄安新区基于区块链技术特点,联合阿里巴巴、工商银行等大型机构,陆续创建了征拆迁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慈善捐赠管理溯源平台、财政建设资金管理区块链信息系统等,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工程进度及合同透明管理、资金拨付穿透式管理、劳务工资穿透式发放、政府部门数据调用互信共认,大力建设全球第一座区块链城市。本次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将打造更大规模的国产化区块链底层设施,为雄安新区区块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0年12月14日,雄安区块链论坛暨雄安区块链底层系统(1.0)发布会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这意味着国内首个城市级区块链底层操作系统开发完成投入使用,也是雄安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的初步成果。系统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搭建起一条“核心链+应用链”多层链网融合的新型区块链底层架构,后续将继续在吞吐量、跨链协同、数据可信交换、安全等痛点问题方面实现创新突破,进一步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推动区块链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二)区块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项目区块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是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招标并成交的项目,招标单位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青岛市崂山区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司,是崂山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和产业投资平台,为政府下设的产业园区企业提供孵化、融资等服务。区块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是目前政府区块链项目中金额最高的单一标项,希望通过搭建一个综合性跨行业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捕捉和验真现金流,帮助中小企业获取无抵押、无担保、无需核心企业确权的融资服务。相应地,该项目对供应商企业要求较高,要求供应商具备成熟的全流程区块链综合性金融平台构建及持续优化能力,并有3个以上行业实施落地案例,与3家及以上银行账户系统对接落地,平台成功放款累计额度超20亿元,为中小企业融资业务达300笔以上。最终,该项目经专家论证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方式,选定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三)杭州市区块链电子印章场景应用平台服务项目杭州市区块链电子印章场景应用平台服务项目是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在2020年12月发布并完成招标的项目,最终由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1848万元的价格中标,2021年、2022年、2023年分三期支付。区块链电子印章场景应用平台包含:印章综合管理平台、场景开放平台、能力支撑平台三个子平台系统。实现印章的综合管理功能(含用户管理,印章管理、场景接入管理、审计服务、数据驾驶舱等功能)及前端服务功能(含发章、验章、身份认证等功能),提供签章应用场景的接入能力,并通过能力支撑平台对接相关区块链应用,将上层电子印章产生的相关业务数据统一汇总并推送至区块链中,形成可信的数字存证。表4-2 区块链电子印章场景应用平台服务项目功能介绍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该平台是杭州市政府在区块链政务方面做出的重要布局,以建设统一区块链电子印章平台为基础,将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可信流转、授权使用、实人核验等功能,全面解决在制章、管章、用章等方面的痛点。预期区块链电子印章将实现各单位使用过程全流程上链,形成从申领到使用再到流转的闭环。(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仿真系统项目区块链仿真系统是2020年11月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公开招标的项目,最终由敏于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94.8万元的金额中标。项目包括区块链仿真系统方案论证与设计、对抗性算法开发、复杂环境模块开发和数据生成模型开发,旨在利用可视化手段普及区块链理论知识,降低教学演示和学生操作中的难度,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表4-3 区块链仿真系统技术要求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一)区块链招投标数量将进一步增加、类型更多元招投标与行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随着区块链政策环境更有利、标准更完善、投融资更活跃、企业发展水平更高、产业链更完善,整个产业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增长势头,招投标市场也将更加活跃。随着区块链技术研究的进步,目前一些停留在理论阶段的细分领域将迎来落地应用的出现,“区块链+警务”“区块链+水利”等领域都将成为政府招标的方向;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问题被提出,“区块链+疫苗管理”“区块链+党务治理”等更多元的招标方向也可能纳入各地政府的考虑范围。(二)招投标项目地区分布基本定型,各地仍可挖掘机会招投标涉及到招标和投标两个主体,政府区块链项目招投标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区块链行业较为重视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相关项目开展,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随着区块链企业在北上广浙日益集聚,不同地区在区块链发展中的整体实力将产生很大差距,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将有更多招标项目,发展基础薄弱的地方可能难以成功招标,由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发生重大改变,未来招投标数量和总金额的地区分布格局也将随之定型。但各地仍然有许多机会可以挖掘,尤其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可以将招标的重点放在区块链技术和当地优势产业的结合上,借助优势产业、地方品牌工程推动区块链技术的革新,例如云南省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2020年发布茶产品区块链追溯平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利用当地茶叶产业的影响力和资金,在推广品牌产品的同时促进了当地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工作线上化的趋势明显,2020年,部分地区也进行了线上招投标的尝试。招投标的线上化将减少跨省竞标的成本,区块链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可以尝试通过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北上广浙等地区的区块链企业投标,以此解决当地招标困难的问题。(三)高校发展潜力巨大,招标将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目前各高校在区块链课程培养上仍缺少明确的体系框架,也极少设置区块链专业,许多区块链实验室尚处于发展初期,大多用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教育属性较弱。随着区块链课程设置得到各高校的重视,区块链知识教育将进一步普及并形成体系,区块链相关教育平台的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0年区块链实验室项目招标增多便体现了这一趋势,未来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同时,高校通过公开招标建立区块链实验室也将为产学结合创造契机,尤其是2020年相关项目技术要求中频繁提到的实操仿真模块,将嵌入更多产业实际中的业务场景和实操模拟,使得区块链相关人才的培养与产业接轨,从中发现产业痛点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招投标活动是供给侧结构和质量的决定因素,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良性竞争的具体化手段,依赖于产业发展基础,自然就会受到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生态、产业人才现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政府项目招投标活动是在产业发展基础上提供政策导向的方式之一,也是在产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区块链行业的产业链基本形成,政策、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完善,未来几年将是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区块链由理论上的信息基础设施转化为实际上的价值互联网平台的关键时期,也将是政府加速区块链应用落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相关招投标活动将继续稳步推进、更加丰富而多元,最终助力构建区块链产业良性竞争的生态。
2023年03月02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2
一文全览央行数研所合作机构与数字人民币产业图景
来源:01区块链,作者:于百程、蒋照生,原题《数字人民币概论(二):特征、应用与产业图景》报告摘要:1、数字人民币,又称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e-CNY,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2、在投放层,央行和指定商业银行构建相应的数字人民币管理系统,形成“一币、两库、三中心”的央行数字货币核心体系;在流通层,流通机构需要对银行核心系统、数据库、POS机等进行技术变革,相关行业的业务流程也会发生变化;在支付方式上,“扫一扫”、“碰一碰”和线上支付是主要方式,其中“碰一碰”可在在线和离线两种环境进行。3、2019-2020年,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商汤科技、京东数科等十余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机构覆盖兑换流通各个环节,且均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企业。4、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至少54家上市企业都在互动易、上证易等互动平台公开表达了参与的意向或公布了相关研究的进展,这些企业以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设备制造类企业为主,业务领域可大致分为监管技术、安全技术、银行科技、钱包与支付技术、传统设备改造和对接支付场景六种。目录一、数字人民币架构介绍(一)数字人民币概述 (二)数字人民币怎么发 (三)数字人民币怎么用 (四)数字人民币特点与技术框架总结 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机构与数字人民币产业图景 (一)数字人民币的“国家队”:为国铸币 (二)数研所合作机构梳理:共谱蓝图 (三)数字人民币产业链构建:只欠东风 三、数字人民币应用与产业链的未来展望 导语2019年10月,01区块链联合数字资产研究院发布了《人民币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从数字货币界定和人民币发展历程出发,区分了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移动支付等的区别,全面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对2019年9月之前央行及其下属机构申请的84项相关专利进行了初步归纳分析,介绍了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管理、回笼、投融资等环节可能的流程,同时梳理了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2020年,各国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也加快了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工作。年初,农行、建行等国有大行进行了多次内测,数字货币研究所也与十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月和12月,通过深圳、苏州的两次红包试点,数字人民币的真实面貌逐渐清晰,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但是公众对于数字人民币还存有许多疑问,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发行?与微信、支付宝有何不同?为此,2020年11月,01区块链聚焦国内,联合数字资产研究院发布了 《数字人民币概述:属性、历程、动因及目标》和《数字人民币时代,第三方支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两篇报告,针对数字人民币的定义、发行动机、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随着数字人民币研究的继续推进,未来数字人民币将用于何处?又将向何处发展?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情况及相关机构的动态,希望能描绘出数字人民币未来的产业图景,提供更全面认识数字人民币的视角。数字人民币架构介绍(一)数字人民币概述数字人民币,又称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e-CNY,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上述定义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1)从货币定位看,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一种和纸钞、硬币等价的法定货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属于基础货币范畴,其法律地位与现金相同;(2)从发行管理看,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心化发行,指定运营机构负责数字人民币的运营和兑换服务,并实现可控匿名,属于双层运营体系下的混合型央行数字货币;(3)从应用客群看,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发行,可广泛地用于个人和企业各类日常交易场景;(4)从支付角度看,数字人民币以数字形式存在,自身具有价值,且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因此数字人民币能够作为数字化支付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匿名交易。数字人民币的投放采用与纸币相同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模式,即“双层运营体系”。所谓的双层运营体系,如图1-1所示,我们可以粗略拆分为投放层和流通层,投放层需要解决的是“怎么发”的问题,流通层面对的则是“怎么用”的问题。图1-1 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体系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总结制作(二)数字人民币怎么发投放层的主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指定机构(目前是工、农、中、建、交通和邮储六个国有银行),主要解决“怎么发”的问题,以实现上文所述数字人民币定义的前两个层面——货币定位和发行管理。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统一管理。在这个基础上要明确发行管理的基本框架,即“用什么发”的问题。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指定机构(一般是商业银行)需要向央行按100%全额缴纳准备金,再由央行向指定机构发行数字人民币,并由指定机构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又称“代理投放”,指定机构又称“代理投放机构”);同时,为实现数字人民币的中心化管理及可控匿名,支付数据并不是完全交由流通层管理,代理投放机构需要每日将交易数据异步传输至央行,相关机构也需要及时就数字人民币的大额及可疑交易向央行报告,便于央行掌握必要的交易数据以实现监管和反洗钱。这就要求央行和指定商业银行形成相应的数字人民币管理系统,并实现确权登记、身份认证、交易监管等功能,即构建“一币、两库、三中心”的央行数字货币核心体系(见表1-1)。 表1-1 一币两库三中心资料来源: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01区块链如图1-2是一种参考原型,展示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针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大致架构,数字人民币的投放、回笼、追溯等环节都要围绕“一币两库三中心”的核心体系进行(后续01区块链将针对数字人民币发行运营体系进行详细的深入解读)。图1-2 央行数字货币核心体系参考原型图源: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01区块链更进一步,投放层还需要解决“发多少”的问题。在数据适当脱敏的情况下,央行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通等各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货币体系具体运行规律,为精准调控货币投放数量、投放频率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和金融稳定性调控等干预需求。这也是数字人民币发行的一个重要意义。综上,要解决“怎么发”的问题,就是通过一系列设计回答“用什么发”“发多少”,而要具体实现上述设计,则需要多个功能模块支撑,如交易通信模块、智能运算模块、安全保障模块等,图1-3展示了初步框架,后文会对各个模块作进一步说明。图1-3 央行数字货币核心体系参考原型及功能模块图源: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01区块链(三)数字人民币怎么用“怎么发”是投放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在中央银行的角度来考虑,“怎么用”则是和公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主要由流通层的指定运营机构和其他第三方商业机构负责市场化的设计和运营,最终服务于公众和实体经济产业。指定运营机构当前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不限于央行指定的兑换数字人民币的银行)、手机运营商、支付机构等。在具体运营过程中,运营机构需要承担五个责任:一,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并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服务;二,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运营,进行合理的资本配置,减少支付体系金融风险;三,作为反洗钱的主体,要充分接触和了解客户,及时上报异常交易;四,保护客户隐私,仅向中央银行这唯一的第三方披露数据;五,技术方面要进行设备的改造和保养等。图1-4 流通层参考原型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总结制作公众方面则更关心“为什么要用”和“具体怎么用”,下面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阐述。首先,为什么要用数字人民币?可以通过和其他支付方式的对比来解释。01区块链在《数字人民币概述:属性、历程、动因及目标》一文中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如表1-2所示。表1-2 数字人民币与其他支付方式的对比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而参考美联储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的研究,可以从运营效率、支付便利性、匿名性等7个维度对各支付方式进行量化评估,如下表1-3所示(各项满分为5分)。表1-3 数字人民币与其他支付方式的对比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针对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比较可以看出数字人民币的优势:相较于现金,数字人民币在保证了信用等级和支付服务可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交易便利性、安全性和运营效率;相较于第三方支付,数字人民币则是有效地减少了潜在的违约风险,并提高了支付的普惠性,但是目前相关设备还未完成改造,受支付服务的网络外部性影响,第三方支付仍是许多人支付的首选;相较于目前备受关注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和Libra,数字人民币的法定性则是最大的区别,能够保证交易的安全便捷,并保持价值的稳定。图1-5 数字人民币与其他支付方式的量化评估及对比图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其次,“具体怎么用”则需要厘清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方式,即公众如何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讲到,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以账户为基础的电子钱包,可以支持近程和远程交易;二是条码支付方案,包括现在广泛使用的二维码支付;三是利用NFC(标准近场通信)进行近程接触型交易,类似于ApplePay、华为Pay等;四是手机中的银行卡,包括通过 POS机、二维码或NFC支付的信用卡、银联闪付;五是预付卡,如香港基于IC卡的八大通电子收费系统。从试点过程中的支付方式来看,“扫一扫”和“碰一碰”是主要的两种近程支付方式。“扫一扫”使用的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二维码支付方案,是一种近程在线支付方式,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APP扫描商户二维码或者出示付款码,可轻松快捷完成相关支付。图1-6 “扫一扫”支付图源:中国人民银行“碰一碰”则是利用NFC技术的近程支付方式,可以在线进行也可以离线进行,但要求手机必须安装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2020年10月30日,据华为终端官方微博消息,华为Mate40系列是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在线情况下,可以利用POS机或专用芯片进行支付,如图1-7,用户打开数字人民币APP,点击设置界面打开NFC,用手机与商户POS机感应区轻轻“碰一碰”,就可实现支付;图1-8展示了芯片感应区的支付场景。图1-7 商家使用POS机进行“碰一碰”收款图源:中国人民银行,澎湃新闻图1-8 碰一碰感应区图源:澎湃新闻离线状态下,“碰一碰”仍可在安装了硬件钱包的交易双方间进行,用户打开数字人民钱包上滑付款,选择碰一碰的支付方式,点击设置界面打开NFC,与此同时,商家也打开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下滑收款,同样选择“碰一碰”并设置收款金额,即可完成支付。图1-9 数字人民币离线“碰一碰”支付图源:和讯网远程支付方式与公众习惯的线上支付流程十分类似,用户需要先在数字人民币钱包中创建子钱包,选择推送子钱包到指定的APP,再打开相应APP,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在支付选项中选择“数字人民币”完成线上付款。图1-10 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图源:澎湃新闻为支撑这种支付方式,并围绕这些支付方式构建适合的金融体系,流通机构必须做出相应的技术变革。包括银行核心系统、数据库、POS机等,相关行业的业务流程也会发生变化,如征信行业可以利用央行批准的更详实的交易数据为信贷行业提供更合理的用户信用评估。具体改造内容可分为安全保障模块、系统改造模块、交易终端模块和支付技术模块四部分。图1-11 流通层参考原型及功能模块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总结制作(四)数字人民币特点与技术框架总结综上,我们可以对数字人民币的特点进行如下的梳理总结,首先,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的一种,数字人民币具有法定性、数字性和作为货币的基本属性;其次,中国人民银行在顶层设计层面给数字人民币定位为部分替代M0,并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发行;最后,根据支付系统实际,结合监管方、运营商及公众的需求,陆续确定了双离线支付、分层限额、技术中性等特点。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数字人民币的整体设计,使数字人民币尽可能满足各方诉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支付体系。表1-4 数字人民币特点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同时,综合图1-3、图1-11,我们可以梳理出数字人民币系统简易框架及各部分所需的功能模块。从简易框架来看,至少需要7个功能模块来支撑数字人民币系统的运行,从用户终端到中央银行系统依次是交易终端模块、支付技术模块、系统改造模块、可信服务管理模块、交易通信模块和智能运算模块,各模块功能如表1-5所示。各功能模块将是构建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的基础。图1-12 数字人民币架构及功能模块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总结制作表1-5 数字人民币功能模块资料来源:01区块链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机构与数字人民币产业图景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基本可以数字人民币产业图景的基本框架:发行流通+交易场景+技术创新+设备改造。接下来我们就针对各个部分来探讨可能的参与单位。从数字人民币多次试点的相关新闻中我们可以初步梳理出一些参与方,如下表2-1所示,但目前只构成了“发行-流通-交易场景”的初步链条,整个产业图景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发掘。表2-1 数字人民币产业图景的初步参与方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一)数字人民币的“国家队”:为国铸币我们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切入,作为数字人民币核心研究机构,数字货币研究所关系着数字人民币的整体架构设计以及产业链条和支付生态的构建。但数字货币研究所并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唯一官方研究机构,从中国人民银行及下属单位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来看,除数字货币研究所外,还包括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创新中心等;从“数字货币”相关专利来看,涉及的官方机构主要有四个: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55项)、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22项)、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6项)、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4项)。相关资料也表明,上述机构均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相关研究。因此,从官方机构层面,我们可以梳理出如下表2-2所示的参与方,主要承担数字人民币的核心研究工作,这些机构中有6个成立于2017年以后,且集中分布在北京、广东和江浙地区,正是数字人民币率先开展试点的地区。表2-2 数字人民币官方研究机构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二)数研所合作机构梳理:共谱蓝图除了官方研究机构外,2019-2020年,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如表2-3和2-4所示。我们发现,后续在红包试点中亮相的多家单位都预先和数研所有战略合作协议,因此,选择的“合作版图”也可以看做数研所在数字人民币推广中的布局。表2-3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梳理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表2-4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战略合作企业介绍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通过对合作单位的梳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数研所对于合作单位的选取有着细致的考虑。首先,合作机构覆盖兑换流通各个环节,从软硬件技术升级层面,选择了华为、商汤、京东数科三家企业,进行数字人民币支付硬件、智能算法、软件开发方面的研究;支付生态上,选择了拉卡拉、银联商务、城银清算和农信银四家机构,并和香港金管局合作进行跨境交易的研究;支付场景选择上,滴滴、美团、哔哩哔哩、字节跳动和国家电网五家单位覆盖了餐饮、娱乐、生活缴费、日常出行等方面。通过合作版图构建了数字人民币较为完整的推行框架。其次,选择各环节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在具体单位的选择上,数研所的合作方均是相应领域有代表性和有影响力的单位,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华为、商汤等企业的有着较为成型的产业链,创新实力有目共睹;从支付场景的角度看,滴滴、美团、字节跳动都具有庞大的客户群,能够快速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群体;在支付生态建设上,城银清算和农信银能够分别对接城市和农村的金融机构,香港金管局也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境支付业务;在人才培养上,上海市长宁区是较为重视金融科技发展的地区,数研所与长宁区的合作一方面能够较好地利用当地高校资源,另一方面也能直接促进上海的数字人民币试点。通过上文所述的研究机构、合作企业等参与方,我们可以初步梳理出数字人民币的产业图景。图2-1 数字人民币初步产业图景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制作(三)数字人民币产业链构建:只欠东风但是图2-1所示产业图景并不完善,根据上文的分析,在数字人民币的研究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支付终端、安全保障等多个功能模块的构建,这就涉及到数字人民币背后不直接对接公众的产业链条。为进一步挖掘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参与方,我们梳理了互动易、上证易平台上各公司针对数字货币的3000余条回复,发现至少54家上市企业都公开表达了参与的意向或公布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不构成投资建议,有其他关注数字人民币的上市企业欢迎与我们联系)。总的来看,可大致分为监管技术、安全技术、银行科技、钱包与支付技术、传统设备改造和对接支付场景六类企业。表2-5 在互动平台上对数字人民币表达过积极态度的上市公司(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本部分不构成投资建议)从所在行业来看,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相关企业以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设备制造为主,涉及支付设备和终端改造、银行信息系统服务的企业较多,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也给传统支付设备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表2-6 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所属行业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所在地区来看,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和上海都分布有较多的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相关企业,其中北京和深圳的相关企业覆盖到支付技术创新、传统支付改造、银行科技和安全技术等方面,产业链较为完整。北京、深圳、成都和上海也都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一方面,这些试点城市在数字人民币研究推广方面的产业基础较为扎实,可能是最初确定试点城市的考虑因素,也有条件依托这些大公司开展数字人民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红包试点也给试点城市的相关企业提供了参与数字人民币研究推广的机会。表2-7 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所在地区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各上市公司对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表态有较大不同,不少公司表达了积极跟进的态度,但并未在互动平台上针对投资者提出的“贵公司有哪些具体产品和布局”之类的问题做出答复,而新大陆、新国都、优博讯、拉卡拉等则是明确表示了已经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出于保密或减少潜在竞争的考虑,部分公司不能在互动平台上公布数字人民币相关研究进展;其二,多个公司在答复中提到,数字人民币的研究主要由数研所负责,部分技术细节还未披露,公司的具体研究方案还在讨论中。通过对各上市公司的表态进行汇总分类,我们发现,支付技术及传统支付系统改造两个领域进展较快,安全和监管技术、银行IT服务的相关公司大多处于观望和技术储备阶段,构造完整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大量企业将努力寻求和数研所合作的机会,或参与相关研究项目,以获得研究探索的“东风”。图2-2 各类上市公司的表态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基于上述分析,假设各上市公司都有能力推出相关产品,我们可以较为完整地绘出数字人民币潜在的产业图景,如图2-3所示。根据穆长春、周小川等人的表态,私营机构可以参与基础设施的运营,而数字人民币又采用技术中性、多方案并行的技术策略,能够在产业链某一环节提供更高效服务的企业必将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进程明显提速,而各环节中的竞争并不饱和,新的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成果,新的方案不断被提出,新的挑战不断出现,官方合作机构也陆续增加,可以说,产业链上各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都能够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客户基础,找到巨大的发展机遇,小微企业也能够在其中寻得转型机会或腾飞的契机。图2-3 数字人民币潜在产业图景图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制作数字人民币应用与产业链的未来展望通过对技术框架和潜在参与方的梳理,01区块链绘制出了数字人民币潜在的产业图景,以供各界参考。数字人民币的六次试点已经初步拉开了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大幕,各个技术细节也将在未来陆续确定并公布,支付场景也将实现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一个新的支付生态正在酝酿,因此我们更应该站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着眼未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有一个整体认识,去放眼大幕拉开后数字人民币的生态全貌和蓬勃机遇。数字人民币的研究和推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长时间的统一规划和布局,也需要各个相关单位的努力。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还没有到遍地开花的程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这些问题中也蕴藏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各个企业需要尽快确定自身在产业图景中的位置,明确同一环节的竞争方和合作方,找准自身竞争优势,立足于之前积累的业务经验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巩固自身在数字人民币支付生态中的地位,也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零壹智库.《人民币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2]零壹智库.《数字人民币概述:属性、历程、动因及目标》[3]零壹智库.《数字人民币时代,第三方支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姚前.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构想[J].中国金融,2016(17):12-15.[5]王永红.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J].中国金融,2016(17):15-17.[6]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移动支付安全技术对数字货币的借鉴[J].中国金融,2016(17):41-42.[7]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J].软件学报,2018,29(09):2716-2732.[8]范一飞.范一飞: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N].第一财经日报,2018-01-26(A05).[9]范一飞.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N].金融时报,2020-09-15(001).[10]穆长春.微信、支付宝与数字人民币不存在竞争关系[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519223676419300&wfr=spider&for=pc[11]周小川.数字化时代货币与支付的演进原则[EB/OL].https://mp.weixin.qq.com/s/qG6mQZ3XUcMuel4O-ou-6Q[12]天星数字科技研究中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报告[EB/OL].https://mp.weixin.qq.com/s/HTh8-CZpA1T6rM-HVnPpAA[13]Wong, Paul, and Jesse Leigh Maniff (2020). "Comparing Means of Payment: What Role for a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FEDS Notes. Washington: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August 13, 2020, https://doi.org/10.17016/2380-7172.2739.[14]澎湃新闻.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使用进行时,四种支付场景如何实现[EB/OL].https://www.8btc.com/article/6575781[15]郭宏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影响和机遇[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141847274257100&wfr=spider&for=pc[16]央视新闻客户端.什么是中国版数字货币?怎么用?央行回应![EB/OL].http://m.news.cctv.com/2020/04/19/ARTIBxVRDFk9sTMaxfWWbc15200419.shtml 注:转载、引用本文观点或使用本文制图需注明引自零壹智库《数字人民币概论:特征、应用与产业图景》,转引时不得曲解本文原意。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对数字人民币感兴趣的其他企业与我们交流。
2023年03月02日
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2
区块链政策普查及监管趋势:2020年国内颁布600部政策,呈井喷式增长
来源:01区块链,作者:林泽玲 蒋照生,原题《中国区块链政策普查及监管趋势分析报告(上)》报告摘要:1、2020年区块链产业政策迎来井喷式增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央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至少600部,较2019年上涨近8倍。2、在中央号召下,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广东(53条)、江苏(53条)、浙江(51条)、北京(44条)等省市发布区块链政策最多。3、2020年发布的区块链政策中,所涉行业领域包括经济、金融、监管、物流、政务、农业等。同时多项政策强调区块链与大数据、AI、云计算等前端技术的交互联动。4、北上广等20省市出台专项政策,地方层面的政策类型主要包括:区块链专项政策23部、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相关政策61部、数字政府政策20余部以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与地方十四五规划等。5、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对区块链及虚拟货币的监管思路始终是统一的:积极支持和引导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创新,逐渐加强对虚拟货币和各类代币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虚拟货币发行融资和交易等各类非法行为。6、我国区块链监管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并且保持着相对稳定状态。央行、网信办、工信部权责分明并积极协作,公安司法等各司其职,配合主要监管部门开展各类执法规范行为。7、当前区块链政策领域仍面临各地政策同质化现象严重、落实情况不佳、产业目标不清、政策吸引力有限等挑战。8、我们认为,未来2-3年间,区块链产业政策发布的频率将会降低,但虚拟货币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赋能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将成为区块链政策的主要目标;数字人民币落地促进相关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以链治链、全面监管”将是区块链治理的基本原则,沙盒监管正成为区块链治理的重要选项。本报告是《链上新趋势: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普查报告(2020)》系列报告的第九篇。本报告篇幅较长,将分为两篇发布。本篇政策普查篇,下篇为监管趋势篇。下篇内容将于近期发布,欢迎持续关注。目录一、2020年区块链产业政策整体情况 (一)区块链相关政策数量迎来井喷式增长 (二)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538部,“区块链+”成焦点 (三)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发布的区块链政策最多 (四)数字货币监管持续高压,维持产业良性有序发展 二、中央层面的区块链产业政策解析 (一)一号文件提及区块链,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未涉及 (二)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三)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59部,“区块链+数字农业”力度大 三、各省市区块链产业政策解析 (一)26省市将区块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较2019年上涨近8倍 (二)北上广等20省市发布区块链专项规划,未来三年或将迎来爆发 (三)区块链成为各地新基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四、中国区块链及虚拟货币产业监管现状 (一)区块链及虚拟货币的监管思路及基本监管框架 (二)央行:加大虚拟货币打击力度,聚焦区块链金融应用 (三)网信办:已有超1000家企业获得信息服务备案 (四)工信部:加速区块链标准制定,推进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 五、区块链政策及监管面临的挑战及趋势 (一)区块链政策面临的挑战 1、同质化严重,产业政策精细度有待提升 2、部分地区产业目标不清晰,政策吸引力有限 (二)区块链监管面临的挑战 1、现有监管体系与区块链技术的不匹配 2、针对性的区块链法律和制度规范制定相对滞后 (三)区块链产业政策及监管制度的趋势判断 1、政策发布频率将会降低,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2、赋能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将成区块链政策的主要目标 3、数字人民币落地促使相关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4、“以链治链、全面监管”将是基本治理原则 5、监管沙盒成为区块链治理的重要选项 2020年区块链产业政策整体情况(一)区块链相关政策数量迎来井喷式增长自区块链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政府对区块链产业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相较2019年,2020年区块链产业政策规模呈井喷式增长。据01区块链和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央各部委及各省市地方政府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至少600部,较2019年上涨近8倍。尤其是2019年以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行业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全球各个国家对区块链技术及其价值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意识到区块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推出政策进行鼓励引导。我国对区块链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其中,2020年中央及各部委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62部,较2019年上涨近4倍。图1:2016-2020中央及各部委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数量变化趋势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62部中央及各部委发布的政策文件中,有10部主要从高校教育、人才市场、技术应用规范等领域,对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另外52部政策主要谈及区块链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涉及的行业及场景包括:数字农业、交通航运、金融、工业物联网、防疫控疫、智慧物流、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政务服务、新能源汽车、司法鉴定等。(二)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538部,“区块链+”成焦点在中央指导下,各地方纷纷将区块链纳入发展规划。在01区块链和零壹智库统计的600部区块链政策中,地方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共538部。地方层面的政策类型主要包括:区块链专项政策23部、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相关政策61部、数字政府政策20余部以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与地方十四五规划等。图2: 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区块链相关政策类型占比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与2019年相比,2020年各地政府发布的区块链产业政策内容所涉行业领域更加多样化,包括经济、金融、监管、物流、政务、农业等。同时,多项政策强调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端技术的交互联动。“区块链+”已成为各地政府工作要点,促进区块链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进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也将是各地政府未来布局的重点之一。图 3.各地方政府出台区块链政策中部分关键词占比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三)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发布的区块链政策最多2020年,在中央政策号召下,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据01区块链和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广东(53条)、江苏(53条)、浙江(51条)、北京(44条)等地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最多,这些地区也是当前国内区块链产业发展水平靠前的城市。表:各地方政府出台区块链政策数量排行榜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其中,广东省共发布53部区块链相关政策,包括省级政策21部,11个市共发布相关政策32部。广东11个城市中,广州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数量最多,共有9条。目前,广州也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图 4. 广东省11个城市区块链政策数量分布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江苏省的53部政策中共有省级政策18部,另有8个城市共发布35部政策。其中苏州、无锡发布政策数量最多,分别有11部。图 5. 江苏省8个城市区块链政策数量分布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浙江省在区块链产业发展上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2020年发布的51部区块链相关政策中,省级政策21部,另有14个城市共发布30部相关政策。其中,温州、丽水、宁波在区块链政策发布上表现活跃。图 6. 浙江省8个城市区块链政策数量分布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四)数字货币监管持续高压,维持产业良性有序发展2020年出台的区块链政策以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为主,同时也兼顾对行业发展的合规性监管以及对技术和业务等方面规范化发展的引导。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数字资产领域,在监管上依然呈高压态势。从行业监管和规范性发展方面来看,所涉内容包括数字货币、 “监管沙盒”试点和数字货币风险提示。2020年,数字货币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以央行为首的中央及地方相关部门在积极推进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研发工作的同时,也陆续出台数字货币相关监管措施,强力打击涉及数字货币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持数字货币及区块链产业良性有序发展。此外,央行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2020年10月23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为发行数字货币提供法律依据;防范虚拟货币风险,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制作和发售数字代币。《征求意见稿》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通提供了坚实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7月共同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要求加强对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互联网金融协会在2020年4月2日发布《关于参与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投机炒作的风险提示》,提醒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活动及相关投机行为。中央层面的区块链产业政策解析(一)一号文件提及区块链,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未涉及2020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正式出台。文件指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这是区块链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此举不但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宽,也透露出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重点产业加速融合创新的信号。这是“1024会议”后中央对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再一次肯定与激励,提升了区块链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地位。但与此同时,国务院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并未涉及区块链相关内容,这也表明,区块链在中央政府整体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二)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助力数字经济发展2020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例行在线新闻发布会,首次明确了“新基建”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与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囊括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图 7. 新基建范畴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围后,将与其他前沿技术一起加速推进城市新基建应用落地与智慧城市打造,通过“区块链+”等应用场景的建设将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在数字金融、智能制造、物联网、数字资产等新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围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区块链技术普适性正在逐渐增强,这也对区块链应用的丰富性与广泛性提出了一定要求。区块链与其他前沿技术的交互联动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创新已成未来发展趋势。(三)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59部,“区块链+数字农业”力度大据01区块链和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务院各部委共出台了59部涉及区块链相关内容的政策文件,内容覆盖到高校科研、人才培育、技术应用标准、知识产权、数字农业、航运交通、疫情防控、网络安全、社会救助、数字文化产业等方面。其中,数字农业、三农领域是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最多的领域。农业农村部独立发布以及联合发布的相关政策共有10部,其中独立发布4部。政策内容主要围绕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农业,发展数字农业。2020年,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相关产业实践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区块链技术特性出发,其具有的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征,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解决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供销以及农业保险信贷等难题,为数字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因而也成为政策制定者们高度关注的技术种类。交通运输部独立发布以及联合发布的相关政策共有10部,其中6部独立发布政策涉及道路货运交通公共监管与服务、智慧港口、船舶检验、智慧交通等内容。工信部独立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8条,内容涉及疫情防控、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等。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相关部门针对高校科研、人才市场以及区块链技术标准都相继给出的相关政策文件指引。其中,2020年4月30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确立了高校区块链技术创新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目前,我国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虽处于世界前列,但与部分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此文件充分动员了大量高校科研力量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为我国有力、有序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2020年6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统计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发布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文件遴选确定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9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被定义为从事区块链架构设计、底层技术、系统应用、系统测试、系统部署、运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被定义为运用区块链技术及工具,从事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养老等场景系统应用操作的人员。区块链相关职业的首次规范化不仅在短期内有利于区块链行业优秀人才培养,更有助于推动区块链长远发展。2020年2月5日,央行发布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对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规范作出界定和指引。之后在7月13日,央行又发布了《推动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及《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JR/T0193-2020)金融行业标准。该标准从基本要求、性能、安全性等方面为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提供客观、公正、可实施的评估规则,保障区块链金融设施与应用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区块链金融应用健康有序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也意味着区块链产业在我国正步入产业完善阶段,从高校科研、人才培育、人才制度到技术应用规范,正在不断完备优化。各省市区块链产业政策解析(一)26省市将区块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较2019年上涨近8倍区块链产业在2020年发展迎来政策东风,产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各地方也积极相应中央号召。据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区块链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相较2019年仅有3个省市,数量剧增近8倍。表.各省市2020年政府报告中与区块链产业26个省市中,有12个省市提出要通过发展区块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升级创新,8个省市将区块链作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助力,6个省市将“区块链+政务”以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区块链应用落地的主要场景。2020年,多省市区块链应用场景从专业化逐步迈向多元化。部分省市紧贴“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战”战略主题,紧跟中央指导,将区块链技术融入“三农”领域,如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社会信用、农产品溯源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应用,鼓励推进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相关产业。另有部分省市地域色彩浓厚,运用区块链强化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如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区块链产业布局和产业变革,加快拓展区块链在有色金属、文化旅游、通道物流、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自区块链被定调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后,多省省委书记对于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的创新发展做出了专门的讲话和批示。2020年多地两会政府报告提及区块链是对国家、地方层面最高领导指示的进一步回应与细化。此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20个省市将将区块链写入地方十四五规划。相较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区块链在十四五规划中相关表述更加清晰,也反映出区块链在各省市发展战略中地位显著提升。(二)北上广等20省市发布区块链专项规划,未来三年或迎来爆发为了能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2020年各省市积极出台多项区块链专项政策,紧抓区块链行业发展机遇,抢占区块链高地。据01区块链和零壹智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河北等20个省市出台23项区块链专项政策。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在23项区块链专项政策中,共有14项行动计划,4项意见,4项政策措施以及1项应用蓝皮书。以北京、广东、湖南为代表的省市因地制宜,制定了与本省总体战略规划相辅相成的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规划,并详细确立了长期总体目标与阶段性重点任务。以广西、云南、海南、福州为代表的省市则结合自身发展目标给出若干政策措施或指导意见,推进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从各省市区块链专项政策具体内容来看,多省强调区块链技术创新,将突破核心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并通过例如设立区块链专项基金等资金扶持与政策补贴等政策保障,多项举措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应用场景方面,大部分省市在聚焦数字经济与数字政府的背景下,根据各地不同特色与需求细化区块链具体落地场景,力求通过区块链与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强省。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其中,海南、贵州、北京等省市都提出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将区块链与地方产业优势相结合,打造区块链与特色产业双赢局面。在各地出台的行动规划中,都明确设立了发展目标,包括:建成具体数量的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区块链产业园区、区块链示范场景;培育一批区块链相关企业并推动当地部分企业上链;引进或培养大量区块链技术人才;成立专属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机构与实验室、拥有区块链核心专利;通过区块链产业创造具体数额收入等。表:各地方区块链专项政策具体目标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三)区块链成为各地新基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围后,不仅拓宽新基建服务对象与应用场景,同时也促进数字经济优化布局。区块链已成为各地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各省市共出台了59项新基建与数字经济专项政策,其中均涉及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表:2020年各省市新基建与数字经济专项政策汇总资料来源: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下期预告很明显,积极支持和引导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创新,逐渐加强对虚拟货币和各类代币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虚拟货币发行融资和交易等各类非法行为,是目前中国在区块链监管方面的主导思路。那么在这样的监管思路指导下,我们还面临怎样的监管挑战?未来监管思路会有怎样的变化,敬请期待本报告的下篇。
2023年03月02日
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1
一周精选丨FTX首场破产听证会召开;stETH遭巨额赎回;Hooked Protocol上线币安Launchpad,会引爆新一轮热点吗?
六币News编者按六币News精选了一周的优质内容,帮助大家利用周末时间查漏补缺,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六币News官网导航页面已上线“推特KOL列表”,邀您抢先体验。我们将持续更新列表内容,为您推荐更多优质KOL,帮您了解前沿观点和行业动向。FTX事件影响还在继续,余波正在蔓延,六币News现已上线专题【FTX事件余波:加密企业危机四伏】,将持续跟踪FTX事件给加密世界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宏观视角Hayes撰文:美国种姓制度赢家白人小子SBF是如何迷惑众生的Hayes认为美国以种族划分的社会种姓制度促成了SBF的崛起及FTX的最终崩塌。8项数据解读市场变化:多项市场指标触底,流动性进一步下降“FTX事件”对市场变化产生有哪些影响?是否会加速市场见底?目前市场中的流动性到底如何?万字回顾FTX兴衰史:众人的一座山,时代的一粒尘伤痛是时间的函数,若干年后回首看FTX 的巨震,或许也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浪花。Pantera Capital: 2024年比特币减半周期走势预测及展望FTX乌云仍笼罩着加密市场,但并不妨碍我们展望下一次比特币减半周期。捕捉先机详解币安Launchpad项目Hooked经济模型以及产品玩法本文六币News将为你详解Hooked Protocol的团队、经济模型、产品体验、赚币玩法等。一文速览FEVM黑客松决赛入围项目:SBT、数据中间件和FIL挖矿自动化11 月 21 日,ETHGlobal 和 Filecoin 联合举办的 FEVM 黑客松决赛名单已经出炉,共计 9 个项目。接下来,本文将带您速览此次黑客松决赛入围的 9 个项目。盘点16个在熊市中值得关注的创新项目整体环境很糟糕,但加密创新仍在继续。FTX危机中赢家:一文速览中心化衍生品协议Gains NetworkPolygon 生态去中心化衍生品协议 Gains Network 在 FTX 危机中实现了迅猛增长,它到底有何亮点?Web3那些事儿ETH质押提款被传延期:巨鲸“出逃”,stETH会沦为下个GBTC吗?相比GBTC的赎回有来自SEC的监管不确定性,stETH的赎回只是时间的问题,但短期的流动性或面临压力。DCG的7个“葫芦娃”集体过火山:灰度正丧失竞争力,交易所Luno成交量巨低又一个“巨人”可能倒下,DCG子公司正在丧失盈利能力。收购RTFKT一年后Nike正式推出Dot Swoosh,为消费者大开Web3城门Nike正式推出的Dot Swoosh,能吸引到传统消费者对Web3的好奇吗?FTX首场破产听证会:现金余额12.4亿美元,债权人达数百万名当地时间11月22日周二,FTX 的首次破产听证会在美国特拉华州举行,法官简述了 FTX的崛起和衰落,以及该公司在短短两周内崩溃的时间线。FTX律师强调,除了实施正确的公司控制、透明度和调查之外,资产保护和恢复是 FTX 现在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之一。以太坊基础设施Infura中心化问题再引争议,我们还有什么替代方案?是时候直面Infura的中心化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之道。大话NFTOpensea链上版税工具引争议,以版税之名行垄断之实?近期已经有项目方开始使用Opensea推出的强征版税工具,NFT社区用户产品体验产生巨大落差后,开始就Opensea此行为进行广泛地讨论。下一个Art Gobblers?浅析SuperRare发起的艺术实验项目RarePassRarePass 一经推出就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除了知名 NFT 艺术品平台背书,它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从爆火到沉寂仅用20天,NFT 工厂Art Gobblers的自驱飞轮为何熄火了?Art Gobblers 计划完成一场改造 NFT 发行、价格发现方式、社区运转模式的实验,现在看来,它暂时性地失败了。ConsenSys:NFT价格遭受“双重暴击”,各交易市场竞争升温这份 NFT 月度市场研究报告中,ConsenSys 提炼了各种指标,以帮助你了解这个行业,并通过可量化的数据和有洞察力的观察来解读各种趋势。技术范儿Vitalik最新长文:中心化交易所如何利用技术自证清白这篇文章将讨论将 CEX 向免信任更近一步的尝试过程、这些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一些依靠 ZK-SNARK 等先进技术的方案和更强大的想法。解读Curve稳定币crvUSD的“Lending-LiquidatingAMM”算法策略11月23日,去中心化交易所Curve Finance开发团队发布稳定币crvUSD的代码和官方文档,根据Curve Finance创始人Michael Egorov撰写的白皮书,crvUSD将具有与MakerDAO的稳定币DAI类似的功能,支持对加密资产进行超额抵押。Web3趋势前瞻:为什么我们需要独立的数据可用性层?将数据存放于专属的数据可用性层,而只将对这些数据计算的 Merkel 根记录于共识层中是更合理的设计,也是更长远必然的趋势。一文了解最新比特币协议:Counterparty与RGB/Taro的介绍与对比不知不觉中,比特币上也出现了上层协议,低扩展性的印象得到改观。重点资讯香港金管局:稳定币的波动性或会蔓延到传统金融领域Alameda破产后,被收购的DeFi协议Ren Protocol需要新的资金支持Huobi Global将中文品牌名变更为“火必”Genesis:如果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可能会申请破产Fenbushi Capital创始合伙人:价值4200万美元个人资产被盗,已报案多家韩国交易所宣布将下架WEMIX,其代币价格日内跌超60%比特币挖矿难度已上调0.51%至36.95 T,创历史新高FTX黑客将1.5万枚ETH转入0x8059开头新地址,并将ETH交易为renBTC以太坊核心开发者将在周四的会议上讨论将EIP-4844纳入考虑范围 派盾:stETH/ETH流动性池被某巨鲸取出8.4万枚ETH,现已严重倾斜Coinlist托管维护已持续一周,部分币种仍无法充提
2023年03月01日
1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1
一周精选丨火币易主,李林上岸;“无聊猿”公司遭SEC调查;引发以太坊GAS飙升的XEN还能参与吗?
编者按六币News精选了一周的优质内容,帮助大家利用周末时间查漏补缺,点击标题即可阅读。点击下载六币News新版APP,随时随地阅读更多区块链即时快讯和深度好文。宏观视角火币告别李林时代,新实控人百域资本能否别开生面李林将自己持有的所有火币股份全盘出售给自己精挑细选的买家,与自己执掌9年的火币,说声再见。百域资本背后有着国内千亿规模的顶级私募景林资产的影子。14个指标掌握过去90天蓝筹DeFi市场变化加密熊市中,尽管很多事情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其实有些地方其实暗潮汹涌,比如DeFi生态系统,其中蓝筹DeFi市场的状况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赵长鹏的15条原则:从生活到工作从生活到工作,这15条原则一直指导着CZ豪掠30亿美元,2022年已成加密黑客疯狂的一年很多人以为,2022年的加密货币市场已经崩盘,但对于黑客而言,加密市场仍然是一台“数字提款机”。SushiSwap的灰色地带整个Sushi社区在对Jared Gray尽职调查这件事中也处于“梦游”状态,或许是因为他们在过去12个月遭受无情戏谑后都变得麻木不仁了。捕捉先机详解引发以太Gas高涨的XEN Crypto:如何参与,能否参与?XEN Crypto的设计理念、铸造和产生方式、领取和质押机制,及后续预演。以太坊Staking生态图解:这条千亿赛道有哪些核心玩家?当前ETHPoS质押率不过14%左右,而离大部分POS链质押率相去甚远,可以预见,未来几年,Staking赛道一定会螺旋式爆发。账户抽象与EIP-4337 :如何改善以太坊的用户体验?如何为以太坊用户带来Web2体验?Alpha发现之旅:详解ETHBogota黑客松上12个获胜项目ETHBogota 黑客松上推选出了12个项目,R3PO相信,这代表着以太坊生态发展的方向,未来的曙光已经显现。Web3那些事儿扎进Web3的年轻人:好奇、狂热和理性年轻人其实想得没那么复杂。Relation:首创语义SBT,全新编译Web3社交图谱语义SBT以及其催生出的生态共建数据层,将使以太坊身份生态成为一个更理想、更平等的虚拟社会。Mango遭黑客攻击后,Solana生态中有哪些项目受到影响?Mango Markets具备杠杆交易和借贷功能,Solana生态中多个DeFi项目受到影响。加密世界“众生相”:僧侣、信徒和骗子我们必须跟加密骗子共存吗?一文详解近期热度攀升的ETHW生态发展现状ETHW近期热度虽高,但资金入场很少,整体生态发展还尚处早期。大话NFT数读NFT借贷市场:累计总借款规模4.6亿美元,独立地址数超2万个NFT借贷的发展现状如何?用户和借贷资产规模分别有多大?借贷成本有多高?六币News分析了NFTfi、Bend DAO、Arcade、JPEGD、DROPS和Pine这6大借贷平台截至9月底的数据。开放式链游Castaways:免费铸造地板价涨至18E,与DigiDaigaku合作开启新玩法Castaways的生态放大和展现了链上数据可组合的魅力,它可以将所有可以合作的NFT藏品融合进游戏,Castaways与DigiDaigaku的合作便是第一步。从 Yuga Labs 被调查说起,什么样的NFT会被认为是证券?NFT已经在SEC的监控雷达之上,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对 NFT 生态系统的一次打击,特别是美国的 NFT 项目。Reddit NFT海外走红,或为Polygon生态带来近270万新用户为Polygon带来近270万新NFT用户?Reddit NFT真香!技术范儿专访Manta Network联合创始人Shumo:要做零知识证明应用的基础设施一群业内顶级的密码学团队,专注做隐私的目标之外,更以做零知识证明应用的基础设施为核心,让更多的项目来Manta开发零知识证明的应用。模块化新范式:打破单片链的“三角魔咒”,实现区块链的真正扩容模块化是扩容“三角魔咒”的终极答案吗?强强对决:Optimism Bedrock VS Arbitrum Nitro一文比较Optimism Bedrock 和 Arbitrum Nitro的设计差异详解跨链流动性统一模型SLAMM:如何在Cosmos应用链之间转移流动性?一次入金,遍地LP重点资讯央行牵头多部门联合执法,13款涉虚拟货币交易APP被下架Huobi Global成立全球顾问委员会,委员包括杜均、孙宇晨等安全公司:Aptos公链的VM虚拟机曾存在高危级别安全漏洞,现已修复Polygon现已推出Polygon zkEVM公共测试网谷歌搜索或已支持输入地址直接显示以太坊钱包余额Debank钱包Rabby Swap合约存在外部调用风险,用户需尽快取消授权STEPN否认裁员传闻:多岗位仍在积极招聘,已裁撤不活跃的志愿者MODUniswap Labs宣布完成1.65亿美元B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领投数据:美国9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 6.6%,为1982年8月以来最高
2023年03月01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1
一周精选丨Aptos主网上线;平台币数据分析;Layerzero、StarkNet、Zksync发币在即,谁是下一个“大毛”?
编者按六币News精选了一周的优质内容,帮助大家利用周末时间查漏补缺,点击标题即可阅读。点击下载六币News新版APP,随时随地阅读更多区块链即时快讯和深度好文。宏观视角比特币闪电网络现状速览:大额融资频出,生态建设初步成型基于比特币的L2扩容方案闪电网络最近出现一些新变化,闪电网络开发商Lightning Labs发布Taro测试版,允许在其上构建更为丰富的DeFi生态,甚至会促进比特币的进一步主流化。一文回顾以太坊波哥大Devcon VI中不容错过的新项目与洞见Devcon VI期间诸多建设者通过分享、工作坊、圆桌、聚会、黑客松等产生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碰撞,涉及话题包括但不限于:零知识证明、加密货币监管、Public Goods、Rollup、Ultra Sound Money、DAO等。苹果即将举行发布会官宣入场元宇宙?这里有我们目前所知的一切苹果公司拥抱一个以Web3为中心的开放元宇宙的前景十分模糊,他们极可能会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来构建元宇宙。数观平台币:今年累计销毁总额超24亿美元,2家销毁逆势增长孙宇晨高举HT复兴大旗,这让平台币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平台币都是如何选择赋能途径的?各条途径赋能的程度如何?Kraken创始人Jesse Powell谢幕:暴雪“黑粉”,加密OGPowell认为,在熊市中人们才能够发现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他们不只是在追逐下一艘火箭和飞船,或在一家企业上市前提早占好坑位,而将会在接下来的衰退中一直坚守在那里。捕捉先机关于Aptos主网上线,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Aptos主网上线首日“兵荒马乱”,关于代币经济、交易上线时间点、预期、主网运营状态...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下一个Aptos?新公链Sui测试网手把手交互教程除了Aptos,Sui是这轮熊市中的另一个王天级的Layer1项目。推荐专题:《空投信息聚合器》深度解析Re Protocol:再保险为何更适合做去中心化协议以1亿美金估值完成种子轮融资,再保险协议Re要怎么进行保险创新?GameFi 2.0备受期待,最有可能在哪条公链上发生?本文将对比各类公链的发展情况,思考令人激动 GameFi 2.0 最有可能在那条公链发生,这也将会是我们以后的关注方向。LayerZero发币在即?盘点LayerZero生态中的重点项目除了王牌项目跨链桥 Stargate 之外,LayerZero 协议已应用到了 DeFi、NFT、游戏等多个领域。Web3那些事儿Aptos空投落地,“科学家”获得胜利选择熊市上线主网,看得出Aptos要做“岁寒之松柏”的决心,但Aptos似乎把精力过多放在如何提高TPS上,虽然当前网络实时的TPS只有24。Crypto文化圈层:观光客、纯粹主义者及中间派纯粹主义者是深谙工艺历史和细微差别的人,而观光客是不关心历史或细微差别的人,他们只想创造一种能引起人们共鸣的产品。从0到26000ETH仅用一年?详解开源品牌Nouns的增长之路Nouns 是一个关于如何以最快的方式扩展一个品牌的开源实验,在过去的一年里,它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牵引力,财库实现了从 0 到 26,000 ETH 的增长。Tornado Cash制裁后时代:Web3企业与监管机构的“双向奔赴”本文将从加密监管架构、Tornado Cash 制裁事件、OFAC、加密企业合规指导实践四个角度浅谈当下加密市场的合规问题。大话NFT尝试推出NFT的11个行业,谁最热衷于发NFT ?CoinGecko考察了自 2020 年以来独立或与合作伙伴推出可交易NFT 系列的欧美“传统”品牌。一文解读CryptoPunks的新版知识产权授权许可协议在新的知识产权协议之后,现在拥有一个 CryptoPunk NFT 意味着什么?从两轮空投谈起,NFT交易市场 Blur 如何一夜爆红?Blur 的空投包,你有领取到吗?技术范儿“卷上加卷”:Rollup时代的账户抽象解决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Rollup兼容账户抽象方案,我们也许在不远的未来就可以丢掉助记词,真正实现Web 2级别的使用体验,和Web 3的安全、隐私体验。浅析Move语言背后的设计思想:“不授权”到底安不安全?最近关于用户和 Move 智能合约交互,不需要授权 (Approve) 是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的争论很多,这里尝试用通俗的方式来解释一下二者背后的区别以及 Move 这样设计背后的思想。跨链桥Axelar速览:机制设计、代币功能和生态发展Axelar是一个区块链连接器,也是Cosmos生态流动性最大推动者之一。为什么说第二代Optimistic Rollup是Layer2的未来?最近 zkEVM Rollup 以及整个 ZK 生态的热度确实非常高 (Devcon Bogota 基本是 ZK + MEV + 其他 ), 以至于大多数以太坊研究者或多或少忽视了 Optimistic Rollup 的发展, 以及在第二代中这些有趣的设计细节。重点资讯澳门拟修法将数字货币纳入法定货币StarkWare总裁:StarkWare原生代币预计于10月上链外媒:香港监管机构正考虑允许散户投资者直接投资加密资产Solana生态NFT市场Magic Eden已启用可选版税孙宇晨:本周会具体落地赋能HT的措施,会把火币做到全球前三Matter Labs CEO:zkSync将于11月初发布有关代币经济学的公告Optimism发文介绍其可扩展性架构的下一个演变OP Stack周星驰开通Instagram招聘Web3人才,要求“有头脑又宅心仁厚”公链Sui宣布将进行品牌升级外媒:a16z首支加密基金已兑现部分收益,收益率高达300%
2023年03月01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102
103
104
...
109